工程北米的诞生自带“强强联合”的基因——由哈尔滨工程大学、黑龙江省政府与黑龙江新产业投资集团共同持股孵化,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它不仅斩获了黑龙江省第一批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、黑龙江省水稻适度加工技术创新中心等多项荣誉,更手握超100项自主知识产权,奠定了其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。
其核心产品“全胚活米”,堪称稻米营养的“集大成者”。大米的胚芽仅占整粒米重量的2%-3%,却浓缩了66%以上的营养精华:天然维生素E含量高达200-300mg/100g,脂肪酸中70%以上为不饱和脂肪酸,更含有能降低血液胆固醇的可食性纤维。但传统加工工艺为追求外观和口感,往往将这部分“营养黄金”去除。而工程北米的出现,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。
它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适度磨米机生产线,对传统加工模式进行了颠覆性革新。加工过程中,通过精准控制,最大程度保留大米的胚芽和糊粉层,使全胚活米的留胚率和胚芽完整度均突破90%,不仅远超日本70%的留胚率标准,更达到了国内领先、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。
展开剩余49%这样的成果,源于十年磨一剑的深耕。2014年,团队启动项目筹备,着手技术转化;2017年,哈尔滨工程北米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,全力攻坚活性留胚米智能加工系统;2018年,获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立项及850万元投资,加速技术落地;2019年,初步建成水稻适度加工生产线;2023年,其水稻适度加工智能装备成功入选工业互联网平台+数字孪生试点示范项目,技术实力持续得到认可。
在产业模式与合作布局上,工程北米同样展现出强劲的拓展力。它构建了“技术研发+设备研发+活米生产+品牌运营+基地建设”的全链条运营模式,率先打造中国“活米产业集群”。与华为的深度合作更是锦上添花——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稻米加工检测,成为华为昇腾万里和鲲鹏展翅计划的重要合作伙伴;同时,推动胚芽米数字化加工新技术覆盖全省主要水稻产区。2023年,其产业园年加工能力达2万吨,为国内十余个品牌代工有机胚芽米超3000吨,为用户创造了超5亿元的经济效益。
从技术突破到产业扩张,工程北米的脚步从未停歇。未来,它计划建设省级、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,打造全胚活米及母婴食品一线品牌,同时推进高端装备输出、水稻区块链开发、农业软件开发等项目,在守护粮食安全的同时,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,未来值得期待。
发布于:黑龙江省配资平台推荐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